16歲的青春少艾,都有著無限美好的青春,日子在快樂中渡過。然而,潘銀珠卻因為脊椎骨神經線上不知何時被瘀血壓斷,終斷了她的笑聲,也改變了她的人生。
雙腳失知覺須靠輪椅行動
雙腳失去知覺,餘生注定要靠輪椅行動,她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化,除了封閉自己和斷絕與外界的來往,還一度割脈自殺。
慶幸的是,潘銀珠的家人都沒有放棄她,母親對她百般包容,加上朋友借她閱讀杏林子的書籍、學校老師紛紛要她復學,校長甚至為了遷就她而把樓上的班級移到樓下,讓她能繼續學習之路。
大家看到潘銀珠願意到學校上課,甚至恢復以往的笑靨,以為她走出了陰影,卻不知道對人歡笑的她,其實都把心事埋在心底,更不知道她其實在藉著笑容掩飾心中的痛。
中學畢業後,她來到美門殘障關懷基金會,後來在信仰協助下感覺生命的意義和走出陰影。
在美門任就業與關懷主任
她在修讀電腦相關課程後,選擇在美門擔任就業與關懷主任,協助弱勢人士包括殘障者尋找工作,讓他們找到適合的工作,發揮潛能。
立志要當激勵講師的潘銀珠,除了常閱讀激勵書籍,她也在12月13日的中午12時10分至1時在AI FM電台客串擔任《愛的路上你和我》節目主持人,讓殘障人士運動員與聽眾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,並希望這次主持的經驗,可以協助她邁向激勵講師之路。
睡夢中全身抽痛改變一生
潘銀珠來自雪州適耕莊,個性樂天,除品學兼優,小學時是排球高手,升上中學接觸跆拳道後,就喜歡上跆拳道,才短短3年就從白帶的初學者升上褐帶。
中四那年清明節前夕的晚上,睡夢中的潘銀珠突然覺得全身上下來回抽痛,她原以為疼痛會過去,豈料卻改變了她的一生。
“我從午夜12時忍耐到清晨6時才讓父母知道,父母先把我送入丹絨加弄醫院,後來再轉入巴生醫院;醫生對我的病束手無策,但卻堅持要我留醫一晚檢查。”
須動手術否則成為植物人
第二天,潘銀珠的父母把她送入某醫藥中心,醫生檢驗後表示她的情況危急,必須立即動手術,否則就會成為植物人,但由於延遲送醫,所以能夠康復走路的機率只有5%而已。
潘銀珠病得渾渾噩噩,根本不知道病情的嚴重性,直到完成了手術清醒後,還一心以為自己可以康復出院。
當她從母親口中知道自己將終生依靠輪椅行動時,她沒有辦法接受,除了不斷哭泣,更希望自己可以從殘酷的夢境中醒來。
同學好友被拒於門外
出院後,由於家中的擺設處處佈滿障礙,加上家門口的門檻阻礙輪椅進出,所以她回到家後,終日躲在房間不出來,就連同學好友來訪,也被她拒於門外。
“那時候,我覺得大家都以異樣的眼神來看我,我不想接受她們憐憫的眼神,所以把自己孤立起來,不面對她們才不會覺得自己和他們是不一樣的。”
面對沒有辦法使力的雙腳,潘銀珠覺得很難過和憤怒,甚至在覺得沒有人能分擔自己難過的情緒下,決定割脈自殺,以尋求解脫,但還是從鬼門關走了回來。
封閉在家長達半年
看杏林子書恢復自信
潘銀珠把自己封閉在家裡長達半年後,在杏林子的書籍中慢慢恢復自信,後來還接受老師的建議回到學校重讀中四。
也許因為她之前在學校表現都不錯,所以校長把原本在2樓的中四教室搬到底樓,老師也自動提供補習,讓她追上課業。
老師的用心讓潘銀珠感受到一直在旁給予的默默支持,包括在面對她無理取鬧時,始終不會惡言相向的母親。
“那時候我經常發脾氣,無論是大事小事都會發脾氣一番,直到有一次母親說她寧願自己坐輪椅也不要我承受這樣的痛苦時,我才知道其實母親也和我面對一樣的問題。”
父母也面對外人異樣眼光
她慢慢地說,由於新村人迷信的關係,大家都說她突然殘障和父母的行為有關,而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都是報應。
那時候,潘銀珠才知道,那些利如刀刃的流言不斷傷害著她的父母,他們也和她一樣面對外人異樣的眼光。
後來,潘銀珠撇開胸懷接受一切,她再度綻放燦爛的笑容,和家人的關係也更為融洽了。
加入美門被選為乒乓選手
加入美門殘障關懷基金會後,潘銀珠以為生活會一直平淡下去,豈料卻被選為乒乓選手,也展開了約一年的練習生涯。
那時候,潘銀珠從完全不會乒乓打法,開始學習接球和開球,而整個學習過程最辛苦的就是要在沒有腰力情況下接球,而不會因此而受傷。
後來,潘銀珠曾陸續代表大馬前往澳洲和英國參加共和聯邦運動會,雖然沒有獲獎,但卻讓她留下深刻的回憶。
星洲日報/大都會‧2008.12.14
雖然行動需要依靠輪椅,但潘銀珠(右3)憑著過去的的運動細胞,被挑選為乒乓選手到國外參加共和聯邦運動會,留下美好回憶。
卸下乒乓選手身份後,潘銀珠的生活雖歸於平淡,但她卻以開朗的心面對未來,往激勵講師方向邁進。
雖然身體面對行動問題,但潘銀珠(中)沒有放棄自己,偶爾也和朋友外出遊玩。照片攝於她和中學好友到熱浪島遊玩,當時她還不會游泳,但後來卻學會了。
潘銀珠在為期一年的訓練中練出精湛的乒乓技術,成就非凡。
年少的潘銀珠(左)活潑好動,她在取得跆拳道褐帶後,原想挑戰跆拳道黑帶一段,豈料卻因意外而無法達成目標。
Sunday, December 14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